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正文
2018年12月2日 上午九点,2018年国际医疗手术器械及生物制造论坛在北航唯实大厦正式开始。大会由北京市生物医学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承办。会议邀请了日本名古屋大学的Arai Fumihito教授、意大利比萨圣安娜大学的Cecilia Laschi教授等知名教授专家莅临北航,讨论医疗手术器械的发展前景及生物制造相关技术。论坛吸引了许多专家教授参会,推动了医工交叉领域的发展与合作。
本次论坛专家齐聚:Arai Fumihito教授(名古屋大学)、Cecilia Laschi教授(比萨圣安娜大学)、顾忠泽教授(东南大学)、王恩敏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苏柏泉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张德远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大会上,专家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围绕医疗手术器械及生物制造展开了交流和碰撞,用全球视野为医工领域的发展建言献策。
图1 樊瑜波教授致辞
北京市生物医学高精尖创新中心樊瑜波教授对高精尖中心做了简要的介绍,北航医工交叉高精尖创新中心群体以医工交叉为特色,落实北京科技创新中心规划要求,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提升北京市在大数据脑机智能领域、人体重要组织与器官的修复、替代、再生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和大数据精准医疗领域的医工交叉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中心短短三年,已有了不俗的成绩。
图2 丁希仑教授致辞
机械学院院长丁希仑教授简要介绍了机械学院的概况。医工交叉离不开工程设计和精密制造,机械学院始终积极寻求合作,致力于高新技术突破、医疗手术器械的研发。
图3 王田苗教授致辞
本次会议荣誉主席王田苗教授对本次会议做了简要的介绍,随后与会专家合影。
图4 新井史人教授作报告
Arai Fumihito(新井 史人)对他的项目研究情况做了简要介绍。 新井研究室的研究项目有:用于医生进行手术练习的仿生人眼、仿生人形等生物模拟超现实操作模拟器;细胞微细操作的微型机器人;具有传感功能的集成机器人微流控芯片等。
图5 塞西莉亚教授作报告
Cecilia Laschi(塞西莉亚 兰西)教授介绍了她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情况。Cecilia Laschi教授致力于软体机器人的研究,她的团队设计的八爪章鱼机器人已经完成海上实验,这个软体机器人可以应对例如砂石、水流等复杂的水下环境。
图6 与会专家热烈讨论
会议茶歇,与会专家们仍热烈讨论。
图7 顾忠泽教授作报告
顾忠泽教授,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顾忠泽教授致力于生物检测方面的研究,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研究人员对病理的认识,优化的病征识别方法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图8 王恩敏教授作报告
王恩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擅长伽马刀、射波刀治疗。王恩敏教授作了几例病例分享,介绍了伽马刀治疗的优势,显著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减少了病患的痛苦。
图9 苏柏泉教授作报告
苏柏泉教授,医疗机器人研究室主任。苏柏泉教授简要地对医疗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汇报。
图10 张德远教授作报告
张德远教授,介绍了机械学院智能仿生与微纳系统研究所的具体研究情况。该研究所诞生了国内机械工程学科科研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第一篇nature论文。该研究所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从猪笼草到树蛙,从材料研究到仿生制造,该研究所师生勤勤恳恳,苦心钻研,不断在仿生与微纳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研究。最后张德远教授做了大会结束致辞。
图11 论坛与会专家合影
本次大会吸引了百余人参会,各位专家教授在大会上热烈讨论,建言献策,为与会的医疗从业人员、工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有力的合作交流机会。至此,2018年国际医疗手术器械及生物制造论坛在京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