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正文

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2017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2017年3月27日,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术委员会)2017年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航逸夫馆317会议室召开。

副校长房建成院士介绍了北航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情况,高精尖创新中心人才引进政策,以及北航举全校之力发展医工交叉的战略布局,并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专家对高精尖中心建设的帮助,对学术委员会未来的工作提出期望。房建成副校长代表学校宣布了北航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和副主任的任命情况,并为主任樊瑜波教授、副主任江雷院士、王田苗教授颁发了聘书。高精尖中心主任樊瑜波教授介绍了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组成情况,李军锋副书记代表学校为到会的十八位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了聘任证书,赵沁平院士担任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邓小燕教授受聘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学术委员会会议由赵沁平院士主持,会上审议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章程》,并就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机制进行了讨论。会上还初步审议高精尖中心首批拟引进团队及人才情况,并针对高精尖中心在人才引进、发展规划、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北航医工交叉高精尖创新中心群体以医工交叉为特色,落实北京科技创新中心规划要求,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提升北京市在大数据脑机智能领域、人体重要组织与器官的修复、替代、再生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和大数据精准医疗领域的医工交叉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发挥北京区域创新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国际智力资源,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前沿探索、大科学平台建设及应用转化方面超前布局,打造学术研究高地、技术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支撑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发展定位,引领脑机智能、仿生与纳米医学、生物力学与医用材料、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医疗器械、养老、康复等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革新,打造北京市医工交叉创新的医学硅谷。

2016年以来,为加快服务首都科创中心建设,学校明确提出将医工交叉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推进北航与首都地区医疗系统全面合作,举全校之力拓展生命健康领域,服务人民健康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北航先后获批了北航-首医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形成了发展医工交叉的高精尖创新群。通过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建设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研究院,打造人才高地,形成汇聚效应,加快世界顶级科学参与北京科创中心建设中。学校已经与中关村发展集团和房山区政府签署战略协议,通过新机制在房山窦店建设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将3个高精尖创新中心落地房山;同时北航与京东方集团和房山区开展合作,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新平台,在房山打造中国“中国医工硅谷”,为北京科创中心“三城一区”新增“中国医工硅谷”新的增长极,最终形成“三城一区一谷”的北京科创中心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