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正文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包括16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7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6个。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运动康复专业
正式通过教育部审核予以备案
运动康复(专业代码:040206T)
一
设置背景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普及,大众重视科学运动成为趋势。面对当前“大健康”和“主动健康”理念全面普及,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满足不了我国健康事业发展需要,为了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融合生物医学工程与体育学优势,立足于“体医工融合”理念,开设运动康复专业。
二
专业概况
运动康复专业是为满足国家对主动健康及康复的需求、弥补我国康复人才短缺而设立的“体医工融合”专业,涵盖体育学、康复医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的知识与技术,将体育学、医学与工学交叉融合,更符合体育事业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趋势。
三
人才培养
结合“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人才培养策略,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运动康复”专业定位在立足于“体医工融合”理念,依托体育学、医学和工学交叉融合的优势,以“职业素养、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康复医学和体育学知识体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
师资队伍
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汇聚了一支由国际学术组织院士和会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和教指委委员、国家级人才组成的师资队伍,72%以上具有高级职称,100%具有博士学位,90%以上具有海外经历,目前拥有国家领军人才4人,国家青年人才6人,其他省部级人才4人,组建了高端人才领衔的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体育部汇聚国际级健将3人,国家级健将6人,高级职称占51.2%,近两年聚焦运动康复、体能方向引进4名博士、3名硕士。
五
一流资源
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所在北航医工交叉学科群,坚持国家重大需求和优势医工战略,承担了主动健康国家战略规划及相关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已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系统等各个层次建立了接轨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平台,具有一流的精英式人才培养环境。建有“高端医疗装备与器械”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医工结合方向)、“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首医大数据精准医疗高精尖创新中心、“高端医疗装备与器械”北京概念验证平台、“空天生物技术与医学工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部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学院与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医院及研究机构,以及纳通、谊安、纽脉、华视诺维等医疗器械重要企业签订有战略合作协议,可为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良好的支撑。